优质回答
去一位朋友家串门,发现他家孩子,特别黏妈妈。妈妈去厨房端菜,孩子跟着去厨房。妈妈坐在沙发上,孩子紧紧挨着她。妈妈起身喝水,孩子也像个小尾巴一样,跟在身后寸步不离。宝爸说要抱抱娃,孩子就是不肯,只张开手就说,妈妈抱。宝爸无奈地笑了笑说,妈妈要是袋鼠就好了,这样就能把娃装在袋子里去哪都带着。孩子只喜欢黏妈妈,这种情况真的不少见。我女儿还小的时候也是,哪怕就是一起出门,妈妈抱不动了,她也要确保自己被抱的姿势能看见妈妈,若妈妈不在视线范围内,立马就哭。孩子为啥这么爱粘着妈妈呢?娃还真“有苦说不出”,妈妈别太晚知道啦。
01
孩子黏妈妈,背后有原因
你可能会说,妈妈带得多,且孩子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,当然更黏妈妈了。
这确实是一部分原因,但还有其他原因,你可能不知道。
心理学上有一个词,叫“客体永久性”。
比如4-5个月大的小婴儿,如果你把玩具放在他面前,他会伸手去拿。但如果你把玩具藏起来,他却并不会去找。
这是因为,孩子以为,看不见的东西,就是不存在的。
但如果你跟一个8个月大的孩子玩,让他看见你把玩具藏在毛毯底下,那么,他会去掀开毛毯找玩具。
这就是客体永久性,即便物体不见了,但不代表它消失了,它还存在某个地方,还会回来。
这也就可以理解,为什么孩子格外黏妈妈。因为他们虽然有一定的“客体永久性”,但却没有完全掌握。所以,他们很担心,妈妈一旦不见了,就消失了,再也不会回来了。
由于这样的特征,孩子会产生一定的分离焦虑。只要妈妈不在身边,他们就会情绪低落、焦急,害怕找不到妈妈。所以,得时刻看好妈妈,一直黏着她,不让她离开自己。
孩子在2到2岁半左右,能完全掌握客体永久性。这也就是说,孩子在8个月到2岁半之间,分离焦虑最严重,也最粘人。
所以,对于一两岁的宝宝,我们要多理解他的“黏人”行为。别抱怨孩子不懂事,觉得他烦。孩子是出于爱和害怕,才这么黏你的呀。
02
如何应对爱黏人的宝宝?
虽然被宝宝爱着、黏着,是一件很甜蜜的事情,但有时候,妈妈也会苦恼。
毕竟,妈妈精力有限,有时候也希望宝宝能自己玩一会,让妈妈休息一下。而且,妈妈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,不可能时时刻刻陪着孩子。
这时候,我们对于黏人的宝宝,难免会有些无奈。妈妈可以怎么做,既能保护孩子的安全感,又能让宝宝适当地放松,不那么黏人呢?
①鼓励宝宝的独立性
如果宝宝过于黏人,不能自己独处一会儿,那说明,孩子的独立性不够。这时候,我们可以多鼓励,保护他的独立性。
比如宝宝能自己拿勺子吃饭,或者自己走路不要妈妈抱,又或者要帮忙拖地、洗衣服等,我们可以适时鼓励孩子。
比方说,宝宝能自己拿勺子吃饭啦,宝宝能自己走好厉害,宝宝能自己拖地啦,长大了对不对?
这样的肯定,能让孩子受到鼓舞,觉得自己是有能力的、有力量的。这样,他更乐意放心大胆地去探索环境,感受世界。哪怕妈妈离开一会儿也没事,他能应对。
②妈妈不要悄悄地离开
有时候我们要离开宝宝一会儿,如果被娃看见,他可能会哭闹。所以很多妈妈在离开时,会悄悄地走,不让宝宝发现。
我们这样做,不利于孩子客体永久性地形成,反而分离焦虑更严重。因为他不知道,什么时候,妈妈就突然消失不见了,会不会回来也不清楚,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。
这样,孩子只会更加黏着妈妈,生怕一个不小心,妈妈就不见了。
当我们有事需要离开时,一定要跟孩子说清楚,我们要去做什么,离开多久。跟娃说清楚,什么时候一定会回来,并且说话算数。
这样,孩子就能明白,妈妈就算暂时不见了,但她还是会回来的。孩子也就不会那么焦虑了。
③与宝宝渐进式分离
蒙台梭利在提到分离焦虑时,提到一个培养宝宝应对能力的游戏,那就是“躲猫猫”。
和孩子玩捉迷藏的游戏,在反复“不见了—回来了”的游戏中,孩子能感知到,你消失了一会,但还是会再出现的。
另外,我们也可以有意识地与宝宝渐进式分离。
比如宝宝在客厅玩,你在卧室叠衣服,让宝宝能看见你。接着,你可以在卧室他看不见的地方忙,但保持和他说话。让他明白,就算看不见你,但你依然在他身边。
再接着,就是告诉宝宝你要离开一小会儿,但马上又回来。
之后,你离开的时间可以逐渐延长,慢慢与宝宝分离。
有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孩子能慢慢掌握客体永久性,逐渐应对分离。
④不要对宝宝发脾气
宝宝太黏人,妈妈可能会有情绪,有时候还忍不住朝孩子发脾气。
妈妈越是吼,孩子越没有安全感,觉得你不喜欢他、不爱他,可能还要离他而去。这就导致,宝宝更加黏人了,哪都不想去,只想守着你。
所以,即便再有情绪,我们还是要控制自己,可以叫家人帮忙带,或者找个空闲放松一下,舒缓情绪。
只有我们心情愉悦,对宝宝有耐心、爱心,孩子才能从我们这里感受到温暖和安全。
一个安全感足的孩子,才更容易培养独立性,更能接受妈妈暂时的离开,更愿意去探索。
所以,当孩子黏人时,妈妈千万不要不耐烦的将孩子推开或者指责他,而是理解他发育的特性,多鼓励、多锻炼。
这样,孩子才能勇敢地离开我们的怀抱,大胆地奔向自己的人生!
温馨提示:经验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(尤其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来之互联网,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。如果你觉得好欢迎分享此网址给你的朋友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baikejingyan.net/af2dbVwZsAw9YA1Y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