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质回答
有句话说,一个家庭的氛围,很大程度上是妈妈的情绪决定的!真的一点都不假!昨晚和朋友在餐厅聚餐的时候,隔壁的桌的一大家子开始还是有说有笑,没一会功夫,一个约摸五六岁的小男孩上蹿下跳,把整套餐具打翻在地上,玻璃渣子碎了一地。这时候,一个女的二话不说上手就扇了小男孩一巴掌,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……同桌的老人瞅了瞅孩子,又反手狠狠扇了那女人的胳膊,埋怨着:“小孩子打个碗怎么了?又不是故意的,这么多人你打他干嘛?”这么一闹,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,小男孩就静静地窝在一个角落玩手机,其他人只是安静的吃饭……心理学上,有一个词叫“仿同心理”,是指孩子爸妈买的欲望、个性特点会不知不觉的纳为己有,并表现出来。所以,如果妈妈的性情不稳定,那么,对孩子后天性格的培养也非常不利,甚至可能影响到孩子的命运。所以,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,从本质上来讲,就是一种泄愤,并不能起到真正的教育意义。除此之外,还有2种性格的妈妈,会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产生负面影,为人父母,我们一定要警醒!
01
控制欲强的妈妈
哲学家弗洛姆的一句话令人深思:
“教育的对立面是操纵,它出于对孩子潜能的生长缺乏信心,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,不该做哪些事,孩子才会获得正常的发展。然而这样的操纵是错误的。”
如果你看过俄罗斯的动画短片《脐带》,就一定能深刻的理解这一点了。
一位单亲妈妈妈妈,因为太“爱”孩子,便拒绝让大夫剪断脐带,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她一直把孩子“栓”在身边,看不见儿子的时候,只要轻轻一拉脐带,孩子就会乖乖的回到了自己身边。
小时候,当孩子接近电源的时候,她拉一下脐带,孩子就安全了;到了上学的年龄,因为脐带的束缚,男孩很自卑,妈妈便怒气冲冲去质问学校,然后带孩子果断地离开了学校;又到了恋爱的年纪,男孩遇到了心仪的人,妈妈又拉一下脐带,男孩便再一次乖乖回到妈妈身边……
就这样,在脐带的束缚下,母子一直相互陪伴,直到妈妈离开,死神剪断了脐带,儿子瞬间崩溃……
这部三分钟的动画,获奖无数,寓意深远:以爱之名的控制,就是在精神上掐死孩子的生命!
02
没有原则的妈妈
樊登在一次演讲时讲到:“爱的最高境界,是温柔但有边界。” 我表姐就是一个典型,爱孩子没底线,没原则。
我外甥女楠楠从小被呵护的很好,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,典型的娇小姐。到现在大学毕业4年,还没有一个稳定的工作,每次辞职都是一样的借口,不是因为离家远,就是因为中午不能午睡。
看着楠楠这样,表姐心里干着急,楠楠自己也很痛苦,看着身边的同龄人都开始谈婚论嫁,自己却连个稳定的工作都还没有。
即便如此,每一次当楠楠选择退缩的时候,表姐都还是无条件点头同意。
只可惜,表姐没有意识到:她这种没有原则,没有底线的爱,对孩子来讲,无异于是一种伤害。
真正的“爱”,是有“管”,也有“教”
实际上,以爱之名,具有极大的迷惑性。父母觉得自己做的对,孩子也不知道怎么反抗。久而久之,在这种看似顺其自然的爱与被爱的过程中,双方都有可能要面对心理的逐渐失衡。父母自认为为孩子操碎了心,但孩子却觉得窒息和烦闷。
教育,就像是一架天平,过松、过紧,都不可行。
所以,我们作为教育的掌舵人,要学会适时放手,把成长的机会交给孩子,让他们勇敢的尝试。因为成长终究是不能替代的!
温馨提示:经验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(尤其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来之互联网,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。如果你觉得好欢迎分享此网址给你的朋友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baikejingyan.net/af1c2VwZsAgZZBFI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