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质回答
孙子与外孙,在老人心里地位真的一样吗?
前段时间,邻居林大爷家的小外孙出生了,老两口包了一个1000块的红包,送给孩子当“喜钱”。
谁成想,林大爷的女儿却不愿意了。
原来,前几年孙子出生的时候,林大爷老两口不仅包了10000块的大红包,还给娃买了小金锁,那叫一个喜笑颜开。
可轮到外孙这,就一个“干巴巴”的红包,女儿觉得受到了差别对待。
事实上,不止是林大爷,在很多老一辈人的眼里,外孙地位都是远远比不上孙子的。
俗语里说“外甥是狗,吃完就走”,正是反应了老人对待孙子和外孙的态度差别。
而之所以老人会觉得孙子与外孙亲疏有别,不仅仅是因为姓氏,背后的原因往往更现实。
孙子是后代延续,能帮忙养老
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,无论是“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”,还是“随父姓”,时时刻刻都在提醒我们:
女性出嫁之后,与娘家人更像是“亲戚”关系,不再会像原来那么亲近。
自然而然,老人们往往也就会认为,孙子才是后代延续,而外孙不过是一门“亲戚”而已。
从心理学上来看,很多老人心里都会存在一种自我保护的投射。
他们发自内心地觉得,等自己到了垂暮之年,能在病床前忙前忙后,尽心尽力照顾自己的,是孙子而不是外孙。
换句话说,孙子能帮忙养老,但外孙不行。
由于这种思想观念的长期影响,老人在对待孙子和外孙时,无形中就会对孙子寄予厚望,对外孙则没有帮忙养老的期待。
表现在行动上,老人对孙子自然会更亲近,对外孙的感情相对就会差一些。
“区别对待”导致与外孙关系更生疏
爱都是相互的,当老人对孙子比对外孙更疼爱,对二者“区别对待”时,孩子也会有明显的感知。
反馈在与老人的关系上,就会导致外孙与老人更加生疏。
比如有些老人,嘴上说着“孙子外孙都是一家人”,可在实际照顾时,明里暗里都会更偏向于孙子。
虽然孙子与外孙都守在身边长大,但因为老人的区别对待,孙子对老人的感情,还是会远比外孙更加深刻。
这也就导致了,当老人年龄越来越大,需要子孙后辈进行反哺时,孙子往往会表现得全心全意,而外孙的表现则相形见绌。
心理学上有种理论叫“自我服务偏差”,意思是人的潜意识会在回忆中美化自己,将好的结果归因于自己,把发生坏事的原因归咎于他人。
于是,当外孙和孙子对待老人的态度有所差别时,老人往往会认为“外孙就是外孙”,是养不熟的“白眼狼”,到头来还是亲孙子与自己更亲近。
可实际上呢?
老人在养育两个孩子的过程区别对待、厚此薄彼,早已在孩子内心深处埋下了“亲疏有别”的种子。
归根结底,还是因为老人自己对待孙子和外孙的态度不同。
孙子和外孙本质相同,关键在自身心态
虽然姓氏不同,但从血缘关系上来说,孙子和外孙其实并没有亲疏之分,本质是一样的。
关键还是老人自身的心态,有没有对两个孩子一视同仁,做到“一碗水端平”。
就拿我自己来说,小时候基本是在姥姥姥爷家长大,童年时期最深刻的记忆,也几乎都与这两位老人有关。
尽管家里孩子众多,但两位老人对孙子和外孙的态度,并没有什么不同,也不会有任何偏心。
如今我们表兄妹已经长大,每次回家看望老人时,都是依旧如儿时一样亲密无间,不仅兄弟姐妹间的关系很好,在老人面前,也从未有孙子和外孙的区别。
反观身边另一个例子,女儿生完宝宝之后,因为婆婆身体很差,本想把孩子姥姥请到家里来帮忙带娃。
可老人明明有时间,却断然拒绝了女儿的请求,女儿不得不辞职在家,成了一名全职宝妈。
后来小孙子出生,这位老人又主动请缨,住到了儿子家帮忙照顾,这下彻底伤透了女儿的心。
像这样的姥姥姥爷,外孙自然不可能太亲近。
因此,不管传统观念如何,爱永远都是相互的,老人能否对孙子与外孙不偏不倚,这才是关键。
结语:
时代在发展,人们的观念也在与时俱进。
在对待孙子和外孙的问题上,现在很多老人的态度已经有了变化。
无论孙子还是外孙,希望未来都能被老人不分亲疏、公平对待,这才是作为长辈的应有之义。
今日话题:你觉得孙子和外孙有区别吗?
温馨提示:经验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(尤其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来之互联网,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。如果你觉得好欢迎分享此网址给你的朋友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baikejingyan.net/afd2bVwVsAwJYBlQ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