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质回答
好的家庭教育不是父母用鞭子逼迫孩子前进,而是帮助他们找到内在驱动力。优秀的父母不会让孩子自卑,而是努力帮助他们取得成功、体验快乐,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01
在一个温馨的新年期间,我们三个姐妹聚在了大姐的家中。当两个外甥开始欢快地玩耍时,大姐突然开始对大外甥进行责骂:
“现在虽然玩得开心,但开学前你应该担心落下作业了。”
“整天只知道玩,学习上的积极性呢?”
“看看你弟弟成绩多好,他有资格玩,但你如果考第十名,为什么也能玩?”
大姐突然转向二姐,问道:“你没见过我在催促孩子学习,他不用操心吗?”
在二姐点头后,大姐继续探问:“你有什么秘诀吗?”
二姐看了一眼情绪逐渐低落的大外甥,回答大姐:“当孩子快乐的时候,我从不提令人扫兴的事情。”
这让我想起了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一句名言:“培养孩子良好品格的最佳方式,就是确保他们幸福。”
有一种父母总是无法容忍孩子的快乐。
曾经看过一个视频,一个女孩努力学习拉小提琴,为了给妈妈演奏《生日快乐》曲子。
她期望母亲会惊喜地说:“哇,这是生日快乐曲!”然而,事情却不是这样的,母亲的第一句话竟然是:“你本来可以演奏得更好。”
女孩表示抗议,但母亲不仅没有停止批评,反而更加严厉:“只有在你表现最好的时候,你才能得到我的认可。”
视频最后,女孩无奈地表示:“我再也不想拉小提琴了。”
网友们在视频下纷纷表示能够理解她的感受。
为什么一些父母宁愿批评打击孩子,而不愿给予鼓励和支持呢?
这可能与他们自己的童年经历有关。
我大姐在上学时成绩并不好,没有考上大学。
直到步入社会,她才体会到学历的价值,奋斗数年才终于获得成人自考本科文凭。
每当她在职业变动中与他人竞争时,尽管她的工作表现与他人不相上下,她却总是落选。
由于自己曾走了弯路,她希望改变孩子的命运。从大外甥出生起,她辞去工作,全身心地投入到培养孩子上。
每当大外甥抱怨学习任务过多、娱乐时间太少,大姐总是叨叨着“宁愿忍受学习的痛苦,也不要承受生活的困难”。
多年来,一些人因读书而改变命运,而另一些人则因不读书而吃尽了苦,导致他们始终怀有一种恐惧:人生不可能如此简单幸福,学习和生活皆充满艰辛。
他们希望子女能够获得幸福,但又担心他们在成长的年华沉迷于快乐。
他们似乎认为只有通过不断施压,孩子才会有学习的动力。他们总是在孩子最放松、最自信的时候,暴露现实的残酷。
虽然父母的初衷是督促孩子进步,但他们没有意识到刻意干扰孩子的愉悦体验,所带来的并非是动力,而是伤害。
无法欣赏孩子的快乐,可能会破坏孩子的内在驱动力。
02
网上流传着一个视频。
女儿对父亲说:“您常常让别人不开心,这是您的一个缺点,您能够改正吗?”
“不能。”父亲坚决拒绝了。
他解释道:“现在我必须经常让你不开心,这样你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。”
女儿默默落泪,她无奈地反驳:“小孩经常处于不开心的状态,可能会生病,那样就无法健康成长。”小时候的吃苦,才能换来长大后的享受。这正是典型的“东亚式家长思维”。
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,需要孩子自己去探索。
就像康德所说:“谁也不能迫使我以他的方式获得幸福。”
父母不应以自身经验否定孩子的快乐,因为即使孩子获得了更多的成功和成就,也无法掩盖内心的空虚。
多年以来,小女孩的“不开心病”可能会逐渐显现,进而导致现实中的“空心病”。
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徐凯文的研究发现,该校每年高达30.4%的新生感到厌学,有40.4%的学生认为生活毫无意义,只是按照别人的期待活下去。
尽管他们是少数人中的佼佼者,经历过高考的压力,却不知道学习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。
在电影《阳光普照》中,主人公阿豪表面上是个优等生,备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,父母也以他为荣。
在某个深夜,阿豪从高楼上跳下,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
一个近乎完美的孩子,为什么会走上绝望之路呢?
原来,阿豪之所以选择绝望,是因为他过于迎合父母的期望,而不是因为他内心真正的热爱。
电影中的一个情节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。
父亲每年都会送给阿豪一个写着“抓住时机,掌握方向”的笔记本,从未在上面写下一句话。
尽管阿豪是个外表看起来近乎完美的孩子,却一直在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方向。
这种不断否定孩子的快乐体验,不仅无助于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,反而会带来伤害。
见不得孩子快乐,毁掉的是孩子的内在驱动力。
03
一位心理学家说过:
“如果一个孩子在快乐中度过童年,那他会自然生发几乎所有的人类美好品质,比如独立思想、创造力、热情专注、同理心,并且成年后继续给自己创造舒适的人生,持续感受到幸福喜悦。”
温馨提示:经验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(尤其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来之互联网,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。如果你觉得好欢迎分享此网址给你的朋友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baikejingyan.net/af77aVwZsAw5UBVc.html